第439章深层的原因

高演忌讳大哥的几个儿子,特别是身为嫡长孙的高孝琬。

其二便是身为长孙的高孝瑜,此子自幼在娄昭君的府邸长大,即便如今进入别宫宣训殿也无需通禀,是高家最宠爱的孙辈。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,甚至长期都在邺城,掌管直隶一省军政大权。

其三便是在静德皇后膝下长大的高孝瓘,锋芒毕露做事很有一手,手段也极其老道不逊于其父,背后的太后也有意培养他,一旦此子羽翼丰满,若再得到晋阳军权,在朝中的威慑力会高过皇上。

此子的母亲究竟是谁,百官之中知道的不超过一手之数。

高家对这孩子的生世忌讳莫深,不能在太后和静德皇后当面提起,否则会引来怒斥。

甚至有传言说,这位也是静德皇后的儿子,只因为一胞双子恐有龙争虎斗之嫌,对外则告知此子之母另有其人,实则是分主次,免得发生不好的祸事。君不见静德皇后视如己出,何时分过亲疏?

其实,这事高家还真没几个人清楚,就连身为长孙的高孝瑜也不清楚,毕竟他并未住在晋阳霸府,而是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,直到有一天在邺城北宫之中,他突然发现多了两个弟弟。

高孝瑜不清楚,高湛和高演更不清楚。

高演忌讳高孝瓘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,他担心大哥的几个儿子联合起来。

与高演相比较,高湛却不担心。

高孝瑜与他一同在霸府长大,而且这个大侄子对他是言听计从。

他很了解高孝瑜的脾气,除了爱玩之外,根本没有心思去干大事。更别提会像大哥那般,大哥有的胆识和智慧,这位大侄子一点都没有。

他更了解身为嫡孙的高孝琬,身为皇上的二哥都将他作为闲王赋闲在家,虽然给了他百名护卫,但何尝不是装装样子。这位的身份摆在那儿,但凡觊觎那太极殿宝座的,谁都会忌讳他的存在。

至于四侄儿高孝瓘,如今根本翻不起风浪,要权无权要势无势,除了爱好钱财商道之外,似乎并不热衷于争权夺势。但不得不说,此子为大齐做的事很妥善,甚至不惜得罪权贵也会做得极好。这种人,与权势无缘。

如今的高湛倒是乐于帮助六哥上位,但同时也不忘建立自己的党羽,毕竟按照鲜卑传统,哥哥死了弟弟上位,比让儿子上位更容易一些。谁让侄儿都太年轻,能扛得起大齐天下重担的除了六哥,还能有谁?

兄弟俩的心思各不相同,但都在思考如何让这位侄儿为己所用。

上一次宴请这位侄儿,言谈之中只是客气,这位侄儿并未表态,但缓和了双方的关系也是进步。

杨愔等人也想拉拢这位,但如今这位开国公权还不够重,能让此子更上一层楼那才是最好,再则他们也有些担心,若是此子别有用心,转而扶持高家的嫡孙高孝琬,只怕会成为第二个高演,那样会对太子形成威胁。

身为臣子的邺城大臣们忧心忡忡,他们要确定的事情太多,其一是谁会重用邺城系官员,至少可以肯定,太子对邺城系官员很看重。其二是如何阻止高演的野心,其三是如何让皇上重新振作。

或许,长广王提议的建立武功是个不错的选择,明年将在洛州用兵,或许是该让这位开国公展现一下,一旦这位四公子亲近太子,能成为太子的助力,那么将会制衡住常山王高演的野心。

退一万步来说,这位四公子亲近邺城汉人一系官员,也比背地里亲近晋阳军的高演要强。

但这位四公子毕竟是高家人,万一他更亲近高演和高湛呢?

几位大臣眼神交流片刻,纷纷继续批阅奏折,对此事暂且不做理会。

高孝瓘并不知道二位叔叔的心思,也不知道杨愔等大臣的心思,他这会儿正要前往宣训宫。其实他心中早已拿定了主意,任何人的拉拢,他都不会理会,他有自己的计划和步骤,若是别人要白给好处,那倒是可以笑纳。

别宫宫门前,一袭鹅黄锦袍的郑子歆正笑看着高孝瓘。

“走吧,先去给太后奶奶请安。”

“嗯!”

郑子歆并未问公事如何,她知道不当问的不问。

高孝瓘也未多言,如今无官一身轻,他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

在一个人的时候,他不停的演算着一切布局,其中的千变万化让他有些怀疑,将来会不会一举成功,若是不成功将连累发妻郑子歆,包括很多很多的人。若不成功,那又该如何去做?

曾经好几次,高孝瓘想对郑子歆和盘托出,但终于还是沉住气未说。

“夫君可有心事?”

“家事一言难尽啊,先去看看太后奶奶,再陪着母后说说话。”

“夫君是指皇上……还是几位叔叔?”

“哼……”

高孝瓘嘴角带着冷笑道:“别管他们,让他们去血流成河吧。”

郑子歆脸色微微变色,微蹙眉道:“夫君何出此言?”

“到时候你就明白了,万事有夫君在,不用担心什么。”高孝瓘面色一冷,瞬息之间却又变得极其无奈。

熟读史书的郑子歆明白,帝王深宫之中的血流成河意味着什么,即便将来发生在自己身边,她也不会觉得突然。有了那一句承诺便已足够,这句话说到了她的心坎上,只要有夫君的这句话,管它天崩地陷还是什么。

照例是给奶奶和母后请安,照例打了一天的麻将。

娄昭君和元仲华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却都没有说什么,她们对高孝瓘在瀛洲的所作所为很满意,只是不满意居然有臣子如此忤逆。

她们不愿意去掺和朝廷的事,但并不代表她们不关注朝廷。

同时,娄昭君还关注着高演的所作所为,这一次她要看看,这个儿子如何处置高孝瓘的事,至少召回高孝瓘让娄昭君很不满意。

当然她对高孝瓘也颇有微词,军队屯田倒是减轻了朝廷负担,但终究是不务正业的举动。军队由民供养,若是大军都去屯田,军户恐怕会有很大的意见,而军户全部集中在晋阳,十七万晋阳大军一旦动**,大齐朝廷将会很被动。

展开全部内容
友情链接